【清河史话】烽火台
清河县旧时曾有烽火台遗址。
烽火台,俗谓烟墩。
烽火,中国古代边防哨所向内地报警的信号;台,点燃烽火或熰狼烟的设施。烽火台于边疆要塞起设立,台距因地势不等,近者五里,远者十里。谓之“十里一墩,五里一铺”。一旦发生外敌入侵或军情突变,值班士卒迅速在烽火台“昼燔燧(熰狼粪烟,谓“狼烟”),夜举烽(点燃柴薪起火光,谓之“烽火”),以示告急”,下一台见前台浓烟或火光,当即同样点燃,于是报警信号逐台传递,直达京城或军事要地,以及时做出应对。京城如发生重大危机,亦同样举烽火将信号传递到各路将帅驻地,及时前来救助。所以,烽火、狼烟,渐渐变为战争的代名词。
负责守护点火的士卒们,其值班食宿处谓之“警铺”,后有移民聚居渐成村落,曰某家铺村,如张家铺、五里铺、十里铺。
清河境内残存的烽火台遗址,上个世纪尚有三处,一在张家铺村西烟墩路一侧,一在李官庄东、刘庄西之间,一在高庄东北。三台址略呈西南东北走向。相传乃秦始皇称帝时筑造,从帝京咸阳直连海疆城山角。
随着时代变迁,传递信息的方式机构名称也在变化。明代清河县志载,“急递铺(警铺)凡三,有舍有门,设铺司,总铺在城南,史家坞铺在城南二十五里,李家庄铺在城西南二十五里。铺司卒十六名”。古城西关西外侧有一条从北京至广平府官道,设有“五里一铺”,菜园村西南老石碑西侧就有“警铺址”。
清河古代的烽火台遗址,东高庄村在一处早年圯废,李官庄村东一处早些年尚存混有砖屑隆起的土丘,布满野草荆棘。另一处在张家铺村近处,1940年春,日寇强迫老百姓修筑王(官庄)威(县)公路,并在张家铺不远处修建炮楼。4月,八路军东进纵队夜晚借烟墩作掩体,突然袭击了炮楼,并发动群众破坏了公路。后,日伪军修复了公路及炮楼,将烟墩铲掉高台部分,仅留下一堆残骸。现在烟墩路一侧,呈略高于地面的平直田垄,那就是古代的烽火台遗址。有诗曰:
烽火递警报,
信息显神通。
随风云烟去,
留却举世名。
作者:方志清河
相关文章
-
武警江西总队政委徐云飞晋升少将警衔
-
如果辛弃疾这篇军事论文得到重视,能否改变大宋的国运?
-
考场出来先别急着哭,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地狱级考试
-
他是宋美龄的御用裁缝,一生只给她做旗袍,惊艳了全世界!
-
“二王八司马”事件 唐顺宗永贞革新之谜
-
【新书介绍】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墓地发掘报告
-
铠甲龙:欧洲小型剑龙科(体长4米/出土尾刺化石)
-
五百斤的龙椅被压断,一顿饭吃20斤肉,宠爱妃子有人伺候
-
既然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他
-
古代宫刑是怎么实施的?宫刑过程详解(非常的惨无人道)
-
一场战斗打下来能缴获日军多少东西?看看这几场战役就知道
-
古代问斩为何等到午时的最后时刻才执行?
-
原美颌龙:德国小型食肉恐龙(长1.2米/距今2.19亿年前)
-
杨姓历史名人有哪些
-
毛泽东倡导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
-
这座省会古城老街: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自古名人辈出,真材实料
-
唐末起义的领导人黄巢兵败下落之谜
-
鲁智深武松三拳两脚打不倒:李逵的防御能力,像不像大兴安岭中的两种猛兽?
-
隐藏在小山村里面的一代武学宗师,与老伴常年隐居深山中!
-
揭秘:杨贵妃为什么唯独爱吃荔枝? 荔枝背后的故事
-
雅雨书屋闲话水浒:洪太尉放出“天罡地煞”该褒还是该贬?
-
揭秘咸丰帝死因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
-
山东为什么叫山东,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何不同?
-
司马迁的纪传体《史记》
-
趣闻:爱新觉罗皇太极为什么一定要娶寡妇?
-
初唐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诗人 四位诗人有哪些诗歌传颂
-
虞允文墓的守墓人,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,还有不一样的待遇
-
【榕城故事】三次参加科举,三次皆高中!唐代这名极具传奇色彩的福清才子的故事,你听过吗?
-
战场上的致命利器——几分钟带了了解弓箭的发展史